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黑龙江多家医院惊爆回扣门 20多名院长被查
  黑龙江多家医院惊爆“回扣门”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依旧“煎熬”
  
  中药配方颗粒俗称免煎中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系列工序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的颗粒剂,患者服用起来像“泡咖啡”一样便捷。但是,由于药效、计量等诸多问题未有统一标准,2001年7月,原国家药监局指定6家企业进行试点生产。
  
  2015年9月份以来,黑龙江省内曝出多起中药配方颗粒销售回扣案件,凸显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15年,在利益剧增、市场膨胀的背后,却与“试点初心”愈发遥远。
  
  黑龙江多家医院曝出“回扣门”
  
  2015年9月以来,黑龙江省一些中医院负责人或医生被反贪部门带走调查。据熟悉案情的人称,这些人都是因为涉及中药配方颗粒药品回扣问题。
  
  据接近反贪部门的消息称,这次受到调查的包含各中医院的院长20多人。
  
  本报记者前往黑龙江省多家中医院采访了解到,包括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这些省内较大城市的中医院,有院长、副院长、药剂科主任等相关岗位人员涉案。受案件影响,黑龙江省内已有中医院长称病辞职。
  
  当地医疗系统人士证实,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副院长江柏华,因药品回扣问题,于2015年9月30日以涉嫌单位受贿罪被黑河市检察院带走调查,导致该中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药房一度关闭。
  
  记者2016年1月实地走访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的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值班人员告诉记者,该院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已经取消。该院办公室相关人员对此解释:“我们想向康复型医院转型,所以不做中药配方颗粒这一块。”
  
  然而,时隔不到两月,该院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又重新开张。该院的江阴天江颗粒药房工作人员称,在2016年春节前后,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就已重启运营。
  
  2016年3月28日,记者致电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院长王顺了解江柏华涉案情况,王顺称:“你去问司法机关吧。”但他同时证实:“中药配方颗粒还那样,正常运行。”
  
  一名经营中药配方颗粒的业内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在中药配方颗粒的经销过程中,实际售价的60%左右可能会进入回扣环节。通常的“利益分配”比例是:医院院长10%(市一级医院的院长最多能拿到20%)、药剂科长10%、监管部门有关人员5%、医生10%至15%……
  
  这一分成比例被反贪部门的办案人员初步证实,有关办案人员正按线索深入调查。
  
  “圈钱季”
  
  提到虚高的中药配方颗粒药价和高额回扣现象,业内人士老梁气愤不已,他感叹这个行业“已经进入圈钱的时代”。
  
  老梁对记者表示:“一个试字号的药本不应该进医保,但是有些地方由于回扣的问题,一进医保名单,药品销售额就开始爆炸性增长。而且一开始这个东西只允许在三甲医院试点,就是做科学实验,结果现在是二甲甚至没有等级的卫生院和诊所,也已经卖得遍地开花。”
  
  相关资料显示,2006-2009年中药配方颗粒全国销售额由2.28亿元飙升至15亿元,2009年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年试制产量超过万吨;2009年到2011年北京、重庆和深圳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容量更是激增38%。
  
  2008年至2011年,江阴天江和广东一方、华润三九、北京康仁堂的配方颗粒销售额均迅速飙升。
  
  中药配方颗粒利润到底有多大?老梁告诉本报记者,医院的购进价100元的药品,其生产成本在20元左右,制药企业一般给代理商的批发价约为40元,利润达到100%。而其他60元差价进入到药品流通环节,大部分被回扣等隐性费用吃掉。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在《2013-2017年中国中成药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预测,2006年中药配方颗粒对中药饮片的替代率为1.2%,2012年上升至3.3%,到2018年或可达10%,届时市场上配方颗粒容量将达到20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几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以上增速,到2016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10亿元,至2018年将快速增长到200亿元。
  
  为了证实业内人士所说利润分配情况,记者联系到湖南民达医药有限公司业务人员。该公司专门从事中药配方颗粒的经营和推广,在行业很有名气。民达医药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负责为华润三九、江阴天江、广东一方等公司招聘区域代理,“进药价格是医院购进价的四成。其他进医院所需要的费用都需要代理商自己承担。”
  
  “试点垄断”或被突破
  
  2015年12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官方网站公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由于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准入条件,业内认为中药配方颗粒放开生产或将成为现实。
  
  此前的2001年7月,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华润三九、江阴江天、广东一方、四川新绿色、南宁培力和北京康仁堂(红日药业)等6家获批成为首批“试点生产企业”,此后,国家相关部门未批准其他企业入场,实际形成“6家企业垄断”局面。
  
  面对超百亿市场的大蛋糕,各家试点企业纷纷“跑马圈地”,形成各自的销售势力范围。其中华润三九占据广东山东市场、北京康仁堂占据京津市场;江阴天江和四川新绿色则在黑龙江市场争夺。
  
  尽管诸多问题悬而未决,但在巨大利益诱惑之下,上马配方颗粒生产线的企业越来越多,大有“抢跑”之势。
  
  2016年1月19日,华通医药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景岳堂药业有限公司近日收到有关中药配方颗粒的《药品GMP证书》。早在去年10月29日,华通医药就已经为景岳堂药业增资至6000万元,直接瞄准配方颗粒市场。
  
  2016年1月22日,康美药业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宣布公司拟投资6.5亿元在广东省普宁市建设中药配方颗粒项目,新建生产线12条,中药年提取能力6000吨。
  
  15载争论难平
  
  虽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已经15年,但争论依旧难平。
  
  力推配方颗粒者认为,它颠覆了传统中药的存在方式,在药效和药理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是让中药服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反对者则认为,它违背了传统中医“临用煎汤、诸药共煎”的理论,免煎配方颗粒还淡化了药材的道地性、药性、炮制方法,无法解决先煎后下的难题,而且在规格上比较单一,限制了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在用量上随机加减的灵活性,这些都会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缺乏相应的权威标准和技术规范。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过程亦存在争议。
  
  记者试图找到配方颗粒临床研究情况,为此走访黑龙江多家设立中药配方颗粒的医院,都称“没有这方面数据”。黑龙江省卫生厅中医医政处回应本报记者称,中药配方颗粒属于小众的项目,不了解在黑龙江销售情况和临床使用情况。
  
  在黑龙江省一家较早引进中药配方颗粒的医院里,一位骨科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效果研究数据,在临床上是缺失的。“现在医院只看重经济效益,根本不会留患者电话进行回访。”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试验医院的范围也被扩大。
  
  2001年7月5日出台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中,关于品种使用范围项规定“申报企业应将过去进入科研用药范围内的临床科研单位名单上报(包括临床科研单位简介及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情况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不得再另行增加临床医院。”
  
  记者了解到,早在六家药企试生产之初,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则上要求是在三级以上中医专业医院或中医专业医院开展临床试验。
  
  但在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省内中药配方颗粒的地方管理机构,这里的工作人员回应记者,中药配方颗粒在黑龙江省凡是二级以上医院都可以销售,所以县级中医医院销售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
  
  囿于信息不对称,普通的消费者一般并不知晓中药配方颗粒在应用中的试点、试验特性。
  
  黑龙江省方正县中医医院是一家二级医院,记者在这家医院遇到正在购买中药配方颗粒的患者刘某,她称自己并不清楚这个药和传统中药的区别:“不知道,医生给开的。”关于配方颗粒会比传统中药价格高出30%的情况,她也称不知情。四川新绿色药业的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县医院每年都会有60-70万的营业收入。
  
  一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候说,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之所以15年难出台,有政策原因也有标准难产的原因。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急速膨胀,利益巨大,使相关参与者在试点生产的同时,已忘记了试点生产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