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聚焦 > 保护浙八味等药材 浙江中医药研究院正在行动

5.jpg

浦锦宝(左)和他的团队成员在野外收集种源

 

浦锦宝研究员是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今年44岁,他的工作照,让人想起最近很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照片是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拍的,跟故宫一样,这里远离都市和时间,工作环境大概会让格子间里的都市白领羡慕不已。

 

而他的工作内容,也跟故宫匠人类似,只不过他修复的不是文物,而是植物。

 

曾经的“浙八味”

 

成了城市花坛里的观赏植物

 

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一个以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重点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这些年,浦锦宝和他的科研团队一直为保护浙江道地药材而努力,其中有不少已几近绝迹。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设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成立于1958年,致力于中药新药研发、药用资源开发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医文献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研发了黄芪生脉饮、胃复春、养胃冲剂、生血宁等20余只中药新药。近年来在中药资源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浦锦宝解释,中药大部分是天然植物或动物,生长环境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有效成分的含量、药性的强弱等。

 

“浙八味中的於白术,主要产地在於潜,现在当地基本上找不到了;杭白芍,浙江曾经是主产区,但现在最大的产地在安徽;而麦冬,市场上基本以川麦冬为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余平告诉钱报记者,川麦冬生长年限短,产量高,样子好,更受市场青睐;杭麦冬,虽然其貌不扬,但质量好,每次进货他还是会指定要价格更贵的杭麦冬。

 

对此浦锦宝也深有体会。前些年,为了制作标本他去市场上寻找杭麦冬,竟然买不到;最后只能到原产地,委托熟悉的药农,从自家地里挖了一些。

 

浦锦宝开玩笑说,现在杭麦冬变身为一种观赏植物了,“杭州的花坛里很多,如果你认识,可以去找找。”

 

400余种常用药材

 

每年短缺20%

 

浦锦宝跟钱报记者讲起一件事。前些年,他爬杭州宝石山,路上发现一株野生浙贝母,惊喜万分,一番纠结后,决定让它留在原地;没想到几日后再去,竟然不见了。

 

原来是修游步道,工人不识浙贝母,草草清理了周边的植物。

 

而这些年,最遭殃的恐怕是黄精——冲着黄精的延年益寿作用,普通市民,也常常到杭州周边的山区挖黄精。

 

“黄精用其根茎,采挖之后就是毁灭性的,从小苗长成可以药用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比较长,通常需要5年以上,可老百姓不管这些,连根挖掉,自然就不能再生长。”浦锦宝说。

 

有数据显示,由于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经常使用的400余种药材每年有20%的短缺。

 

6年野外考察

 

编写大盘山地区第一本药材志

 

2005年开始,省中医药研究院组织了40多次野外考察,对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的1074种药用植物,一一拍照,“查户口”,采集中药材标本3000余份,拍摄照片10万余张。同时,“浙江大盘山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获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资助,成果获得省林业厅科技兴林奖二等奖,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浦锦宝的建议和指导下,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建成了“大盘山药用植物园”,保存了磐安地产药用植物500余种,目前已成为非常好的科研教学和科普教育基地。

 

2011年,《大盘山药材志》出版,上下两册,包含大盘山地区的400多种中药材。

 

这本书,是关于大盘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第一部药材志,很多人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身边有那么多中药材。浦锦宝说,对他而言,这本书是6年野外考察的总结;他也希望,这些工作,能为浙江道地药材的保护出一份力。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柴可群院长指出:我们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立足浙江中药材特色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构建新型生态优质中药材产业体系,以最大程度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