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药店变革突围 必须走出国外模式阴影
  目前中国药店虽然在复制多元化经营的模式,并根据国内的情况不断变革和创新,但还没有完全达到专业化的程度。接下来,中国药店必须走变革的道路,应强调药事服务的重要性,提高药师的专业服务和沟通的水平。
  
  目前,全球药店经营模式大致可划分为两派:其一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多元化经营,其二是以德国和瑞典为代表的专业化经营。
  
  美国:“超市+药房”的组合堪称经典
  
  在美国,药房就像是大型的超市,日常生活用品占据了整个药房近95%的面积,几乎涵盖了家庭生活所需品类的方方面面,Target和Wal-Mart正是“超市+药房”的典型模式。然而这样的“超市+药房”里,最核心、最专业的部分还是药房,即处方药调剂室。由于美国土地辽阔,大部分人都要自行开车到药房买房。患者在诊所看病后,须凭处方取药。
  
  处方调剂室里的主要角色是药师,其主要工作是审核处方、监督药房技师处方调剂、发药、用药交代、患者教育、用药咨询以及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等。这些工作都是围绕服务患者展开的,药房里可以经常看到药师与患者沟通交流,指导患者用药或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或咨询患者的保险报销问题等。
  
  德国:严格管理,扼杀灰色利益
  
  德国药房在工作流程、人员使用、配置及管理上与我国药房有很大区别。一般只有较大型的医院才配有药房,而像感冒、发烧等患者在私人诊所或医院门诊部看病后,需要凭处方到社会药房取到药品。
  
  药学工作人员的分工也很明确,药房里包括药品采购、保管人员、药学技术人员以及最重要的药师。药师在社会药房负责全面工作,包括调配、制剂、药检、咨询、指导、监督、管理及用药安全把关等。
  
  在医疗服务体制上,德国不实行医疗定点制度,患者可以选择到任何一家医院看病,并到任何一家药店取药;可以自由选择开业医师和专科医师,并可在开业医师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住院的医院。在德国,不管患者当时的经济状况如何,都可以得到及时治疗,且就诊时无须支付现金。由于德国实行严格的医药分开,提供了诊疗方和治疗方之间的监督,可以避免医生滥用处方权与药商串通牟利。同时由于门诊和住院严格分开,保证了转诊渠道畅通,也杜绝了医院滞留患者获取利益的可能。
  
  瑞典:不以赚钱为重点
  
  在瑞典,全国只有一家医药公司,叫“瑞典国家大药房”,瑞典所有的药店门店归于这一个经营者——国家大药房。表面上看,在这种药店经营模式下,药店无法引入竞争机制,无法通过竞争提高药店的营业额。但是,瑞典是一个福利程度较高的国家,整个国家的氛围并不要求药店提高获利能力,药店的职能只是体现在专业服务这个单一层面上。也就是说,赚不赚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供专业的患者用药服务。
  
  在瑞典,药师由药剂师和处方师两部分组成,每个药店都有一个药剂师和处方师,而大多数欧洲国家,原则上一个药店、一个药剂师。其中,药剂师毕业后必须接受5年的专业教育,处方师要求2至3年的高等教育。
  
  日本:药店不只是患者的“聚集地”
  
  日本药店大体上有两种经营模式:其一是我们所熟悉的原始意义上的“药店”,在日本称之为“调剂药局”,配备政府授予的出售处方药销售资格及专职的注册药剂师。其二是连锁药店,在日本出现不过50年,但其灵活的经营模式,加之当局对医药品经销的政策逐步放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就商品构成而言,连锁药店经销的商品不只局限于日常医药用品,还包括化妆品、洗浴用品、清洁用品、非生鲜食品、酒水饮料及其他日用杂品,可谓琳琅满目。连锁药店根据不同商品特性、购买频度、毛利合理搭配的商品组合,丰富商品品种,实现与超市、便利店等其他业态错位经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日本,连锁药店的最大对象顾客群体是女性,其中尤以年轻女性居多。所以,门店在卖场设计上无不体现出对女性消费心理的重视,其中尤以利用商品陈列有效调动顾客的购物视线与移动路线,诱发顾客的购物欲望。同时,药店开发使用信息化技术,在广告宣传、门店信息传递系统上下足了功夫,增加了工作上的便利性。
  
  中国:药店的专业化程度仍需突破
  
  客观地说,中国药店也有专业体现,越来越多的药店正在追求更高的服务质量,这是竞争带来的必然趋势。接下来,必须走变革的道路,而不只是复制国外模式。在改变消费者“药店只是卖药场所”的观念时,应强调药事服务的重要性,提高药师的专业服务和沟通的水平,让其成为消费者信赖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