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会上,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重点介绍了医改的“甘肃经验”。
据刘维忠介绍,甘肃从2013年开始的大病调查和干预,并进行疾病谱排序,目标是将医改思路从“改医院”拓展到“减病人、促健康”。
“注意关口前移,强调预防,对一些疾病进行筛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是非常值得推广的经验。”这是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对甘肃医改的评价。
自2009年起,医改已经进行了超过7年,目标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6年,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各地也根据自身医改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医改的深化发展。
强调疾病筛查排序
无论是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是推进合理有序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均反映出我国医疗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尽管投入了大量公共财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4月12日,国家卫计委例行发布会邀请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介绍甘肃特色的医改经验。
在刘维忠看来,尽管医疗不适合市场化,医疗服务与病人需求之间仍然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如果不减少病人,只改革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因此,甘肃医改的思路突出“减少病人”的目标。医改措施均围绕此目标展开。
首先,甘肃加强疾病筛查工作。
据介绍,甘肃卫计委在疾病筛查上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从2013年开始的大病调查和干预。这项工作的内容,是以一年为一个周期,选择患病人数多、看病负担重的五种疾病,组织专家调查患病原因和干预方法。调查完成后的第二年,则在省内发动群众干预这五种疾病。
甘肃省2013年调查得到的五种大病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白血病。甘肃省内五种疾病患者数超过1300万。
“这1300多万患病人群解决了,‘看病难’就解决了”,刘维忠说。
第二件是疾病谱排序。甘肃省的疾病谱排序,就是借助甘肃特有的疾病谱排序软件,将全省每个月的疾病排序。再在疾病谱的基础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据刘维忠介绍,甘肃正是凭借疾病谱排序工作,成为全国第一个发现“三鹿奶粉问题”的省份。“我们的调查人员分析疾病谱,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过去没有这么多小儿肾结石,就疑问为什么突然增多。”
“三鹿奶粉”事件后,甘肃又借此发现两例儿童食品和奶粉的汞超标。因为发现迅速,上报及时,涉案商品及时下架,避免了食品安全事故,减少了儿童死亡。
中医药治疗100%报销
此外,甘肃大力推广中医药。
“中医便宜,因为没有检查费。西医一项检查可能需要2000块检查费,治疗之前,就要先花费。”刘维忠说,虽然看起来西医的诊疗费要高于中医,但实际上,西医的诊疗费里还包括了耗材费,患者花了更多的钱,可医生和医院得到的利润反而更低。
此外,西医诊疗的住院环节中,在身体感受到舒适以前,患者不愿意出院,导致医院床位周转率低,效益下降。而中医诊疗就能避免患者不愿意出院的问题,进而提升医院的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医院效益双赢。
为了引导甘肃城乡居民使用中医药,甘肃的中医药实现了100%报销。
“100%报销就是使一般使用的中医药进入医保报销目录。”刘维忠对记者介绍,医保的100%报销首先在凉州区试点,一天只报销几例病人,“后来发现根本没问题,就完全放开了。因为住院的人少了,门诊100%报销,住院的人就少了。这样就能降低检查费,西药费,整体的医疗费用就节约了。”
此外,甘肃通过中医健康教育,将对中医药的倚重延伸到了预防。
在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上,甘肃推出“村级三件事”。首先是设立50面医药文化墙,推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常见病、大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此外,甘肃借助基层村医,组织农民交流学习慢性病管理方法。第三,通过招标,为400万农民发放“保健箱”,并针对“保健箱”的使用挨家挨户做入户培训。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